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常见问题 >> 2016年中国外贸转型路在何方?-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外贸转型方向 |
2016年中国外贸转型路在何方?-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外贸转型方向2016-10-10 17:11:58 来源:明傲外贸验厂
内容提要:高盛周二(8月1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详尽地指出了中国在出口和商品消费方面的构成成分的变化,是评估中国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新经济,转变的最有用的指标。或许这其中,就暗含了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
近日,高盛发表最新报告称,那些寻找中国经济再趋平衡的证据行为应该保持宏观数据清晰,而不是聚焦于微观证据上。该机构周二(8月1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详尽地指出了中国在出口和商品消费方面的构成成分的变化,是评估中国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新经济,转变的最有用的指标。或许这其中,就暗含了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 该机构指出,虽然出口在中国GDP中所占的份额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类似,但是,中国出口的商品的类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机构称,鞋类、服装和玩具都是早在1995年中国出口的五大类别,而电信设备、自动数据处理机器、阴极阀门、家具和珠宝成为2014年中国的五大出口类别。这表明中国已向出口价值链的高端转变。 而进口商品的消费状况,提供了衡量中国经济再趋平衡的另外一种方式,因为消费方面的变化可以揭示潜在的经济活动的变化。 该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与“新经济”有关的商品,如大豆、镍、和汽油的进口需求与日俱增,而“旧经济”资源,如小麦、钢铁、和柴油的进口需求则相对稳定。 该机构为上述所选取的与“新经济”有关的商品做出了如下解释: 在许多对肉类和奶类制品需求较高的国家,大豆通常被用来制成动物饲料。镍通常被制成工业和工业消费品所需的不锈钢合金。而汽油、喷气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的消费指标则与工业息息相关,相比起柴油和燃料油等产品的消费具有更高的代表性。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经济学家往往容易过度片面地评价基于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并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视为中国“旧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高盛指出,投资占中国GDP的比例不可能大幅下降。 过去三十五年来,投资占中国GDP的比例飙升,相当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所经历的类似的收入水平的增长。更为广泛的趋势表明,投资占中国GDP的比例在中国的收入水平达到比上述国家的收入水平更高之前,是不会下降的。 与此同时,高盛也指出了,另外一个衡量“旧经济”的常用指标“李克强指数”。该指标在新经济的环境下可能已经不再使用。所谓“李克强指数”指的是通过衡量铁路货运量,电力消费量和银行贷款量等硬数据,来评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的指标。“李克强指数”命名于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东北部工业基地辽宁省任职期间的经验总结。但相比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今年以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国东南各省的经济表现更加抢眼。 该机构的报告称,中国的铁路客运量超过铁路货运量, 第三产业和家庭用电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用电量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相较于银行贷款,股市和债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融资渠道,这都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信号。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