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常见问题 >> 出口企业为什么普遍感觉外贸越来越难做?-原来根源在这里 |
出口企业为什么普遍感觉外贸越来越难做?-原来根源在这里2018-10-16 10:18:01 来源:明傲咨询
内容提要:近些年,出口企业普遍感觉外贸越来越难做。明傲咨询天天和他们打交道,对于外贸出口的日益艰难,我们感同身受。明傲咨询首席顾问认为,之所以越来越难,主要是我们的传统外贸出口模式决定的。
近些年,出口企业普遍感觉外贸越来越难做。昨天开幕的广交会,以前是出口企业获取外贸订单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最近几年似乎效果也越来越差。上海明傲专门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验厂咨询的服务机构,合作的对象就是出口欧美市场的国内制造企业。明傲咨询天天和他们打交道,对于外贸出口的日益艰难,我们感同身受。 明傲咨询首席顾问认为,之所以越来越难,主要是我们的传统外贸出口模式决定的。 外贸出口曾经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我们的外贸出口,绝大部分是建立在贴牌代工的模式之上的。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我们基本都是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和样品进行加工制造。从价值链分析来看,价值链的两端,技术研发是客户的,品牌也是客户的,我们只提供附加值最低的加工制造而已。为什么从90年代至今,外贸出口曾经发展的非常快,这也是取决于我们曾经的充足低价的人口红利。当年,外贸出口快速发展就是建立在劳动力供应充足且人工成本低的优势之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劳动力、土地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升,生产成本快速上涨,而国外采购价格却越来越低,企业所剩的利润空间必然越来越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成本,熟练员工供不应求,工价大幅上涨。而年轻一代员工,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下,独生子女占比较高,年轻人比例本身就大幅减少。此外,年轻一代的家庭条件相比父辈已大有改观,吃苦耐劳精神要差很远,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压力。当然,工厂总体的上班时间多,工作条件差,对于新人工资收入低,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到制造业上班。熟练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而年轻一代又不愿意从事制造业,使得企业招工难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善,熟练劳动力的供不应求进一步抬高工价,致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快速上升。 然而,东南亚国家的情况类似于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其低廉的劳动力对出口制造企业形成巨大的威胁,其人工成本不到国内的五分之一。尽管他们目前的供应链配套还不完善,员工的生产效率还是很低。但不少欧美客户的供应商,已逐步从国内向东南亚转移。这一趋势已无法逆转。 上海明傲认为,对于国内出口企业来说,从短期来看,企业在继续从事传统贴牌代工的同时,应尝试转型升级,坚持两条腿走路。从长远来看,唯有转型升级,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和建立自有品牌,逐步向价值链的两端升级转型,提升附加值才有可能继续生存。这其实就是目前很多国外进口商正在从事的工作。在这方面,明傲服务的个别企业,转型已初见成功雏形。最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正在尝试的跨境电商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当然,转型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如果还是死守老路,温水煮青蛙,出口企业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上海明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文章
|
|